家庭教育之艺术 家庭教育艺术字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家庭教育之艺术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家庭教育之艺术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家庭教育的五种艺术是什么?
交谈的艺术。要选择恰当的时机,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,引导孩子说出内心真实想法,再把自己的想法与孩子交流,方能收到预期效果。
表扬奖励的艺术。孩子完成了某项任务,有了某种良好的行为习惯,表现出优秀的品质和毅力,都可给予表扬和奖励,可以是物质的,也可是精神的,切忌过多的金钱形式。
批评的艺木。当孩子有不良的思想行为时,家长应及时指出,批评教育。弄清情况,了解原因,严肃批评,但不要粗暴,要公正合理,不要过分。
树立榜样的艺术。首先父母要努力成为孩子的榜样,你们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。也可通过讲故事,看电视电影,读书等方式宣传榜样,让榜样影响感化孩子。
道歉的艺术。家长也不会是永远是对的,在孩子面前也会犯错,冤枉孩子,这时就要及时主动向孩子道歉,可以是口头上的,也可以用字条甚至书信方式,还可以用行动上的,如亲吻,拥抱等,这样关系会更融洽,孩子也会更信任父母。
曾国藩的家庭教育艺术浅析?
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和军事家,他非常注重家庭教育,认为家庭是塑造品德和性格的摇篮。以下是对曾国藩家庭教育艺术浅析:
1. 注重德育教育:曾国藩非常注重家庭德育教育,认为品德和道德修养是家庭教育的基础。他主张“先学做人,再学做事”,强调家庭成员要具备孝顺、诚实、守信等品德。
2. 强调勤俭持家:曾国藩认为勤俭是持家之本,家庭成员应该养成勤劳的习惯,珍惜财物,不浪费食物和资源。他认为只有勤劳才能创造财富,而俭朴则能保持家庭的稳定和持续发展。
3. 重视文化教育:曾国藩非常重视文化教育,认为文化知识是提高家庭成员素质和修养的重要途径。他主张“学而优则仕”,鼓励家庭成员学习文化知识,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。
4. 强调家庭和谐:曾国藩认为家庭和谐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条件,家庭成员应该和睦相处,互相尊重,不争吵、不打闹。他主张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帮助、关心和支持,共同营造一个温馨、和谐的家庭氛围。
5. 以身作则:曾国藩认为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口头教育,更是身教。他以身作则,严于律己,为家庭成员树立了榜样。同时,他也要求家庭成员要向自己学习,不断进步和完善自己。
总之,曾国藩的家庭教育艺术注重德育、勤俭持家、文化教育、家庭和谐以及以身作则等方面。这些教育理念和方法对于现代家庭教育仍然具有启示意义。
有人说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,请问艺术性体现在哪些方面?
家庭教育是有艺术性的。艺术是美的表现形式,因此家庭教育以“美“的形式表现出来,就是艺术。
家庭教育的艺术性体现在:
1,心灵美。家庭成员之间互敬互爱,互帮互助,重活脏活抢着干,有了困难争着帮,遇到责任不推诿。
2,语言美。家庭成员之间说话和气,不同观点态度和蔼平等协商。常用“请,谢谢,对不起,没关系"之类的文明礼貌用语。例如,孩子给大人倒水拿鞋,大人说一声“谢谢”。不要认为家里人不需要客气,这是体现家庭的风范和个人的素质修养。
3,环境美。家庭环境的优劣不在于富裕或贫穷,在于家庭成员对家庭环境的治理。有一次,我家访到学生家,黄家经济条件较差,房房家具比较陈旧,但黄家室内室外收拾得井井有条,干干净净,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。隔壁李家新房子新家具,庭院杂草丛生,再看室内,墙上有蛛网,台上有灰尘,摆设杂乱无章。这两家形成鲜明的对比,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4,行为美。带孩子参加公益活动,搀扶老年人过马路,公共汽车上主动让座,不乱吐痰,不乱写乱画等等,这样的小事家长要做到,教育孩子从小做到,“从我做起,从小做起"。
家庭教育就是家长用美好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。常言道:说一千道一万,不如做给别人看"。家长是子女的样子,子女是家长的影子。美好的家庭走出优秀的孩子,这个规律是不会改变的。
(潘明煜,致力于中小学教育问题探讨。)
每个家庭,其实都是一所学校。家庭教育的艺术性,主要体现在:
1.让孩子懂得爱,这是家庭教育的根本所在,其实任何教育都是“爱”的教育,在家庭中,父母要以身作则,夫妻之间要互敬互爱,让孩子感受到温馨和谐;父母爱国家、爱社会、关爱他人、热爱大自然,潜移默化中,孩子就会懂得“爱”。
2.让孩子有教养,有教养的核心—懂得尊重,父母要互相尊重对方,不要动辄贬损对方,更不要在孩子面前贬损别人,在公共场合,父母除了以身作则,还要注意要求孩子:多考虑别人的感受,不要以自己为核心。培养一个有教养的孩子,会使孩子受益终生,也是对社会负责。
家庭教育,看似简单,其实,是需要每一个家长仔细琢磨的一门学问,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具体情况,孩子们的情况也千差万别,但我认为,如果做到了以上两个方面,就成功了一多半。
(图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)
我不懂得大理论,谈几点自己的体会。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,也是一种责任。我们家孩子小的时候,一直在云南的姥爷姥姥身边,过着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。当小孩上学读书到二年级,我发现小孩对功课不是很兴趣,姥爷姥姥也不在意,只是一如既往地给小孩百般溺爱,小孩能够正常上学正常回家就好了。这不利于小孩的成长的。于是,我决定立即将小孩接到身边上学,发现她的作业经常没做完,还显得一副无所谓的样子。我告诉她,做好作业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,通过做作业促进知识的“消化"。在耐心教育引导的基础上,我带她到同学家走访,看同学的作业。慢慢的她懂了,像同学那样认真做好作业。过一段时间,学习成绩进步很快。
到高三的时候,小孩告诉说,有同学老是抄她作业,总是受老师表扬,内心不平衡。我告诉她,不要在乎老师表扬,抄作业是不好的习惯,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,自己不学习,将来害的是自己。高考揭晓,抄作业的同学名落孙山,我小孩順利进入一本。
大学毕业,小孩和她的同班同学一起被同一家用人单位作为预选录用对象,可名额只有一个。她想到,如果最后面试,主考官问同学的表现该怎么回答?心里很矛盾。我们告诉她说,应该实事求是的说,鼓励她多介绍同学的优点和长处,绝不能去贬低別人。她说,那样自己就没有优势了。我们引导说,工作岗位重要,人品更重要。不能靠贬低別人来抬高自己,那样,即使得到想要的工作,也不是很光荣。她照做了,最后还是她被录用。
现在,小孩工作很顺利,与周围人员关系融合,很开心。如今回想起来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,引导的好,小树能长成大树,否则,误入岐途悔之晚矣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家庭教育之艺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家庭教育之艺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